比特币熊市历史回撤幅度:三次大底平均跌幅54%
比特币熊市历史回撤幅度:三次大底平均跌幅54%
回撤数据本身比口号更刺耳
把K线拉远,肉眼可见的三处深坑各自削去市值过半,三次低点对应平均回撤约54%,没有一次在45%以内止步。数字冷峻,却替持有者划出风险边界:再热烈的叙事,也抵不过这条横线。
第一次深坑:从峰值到脚踝
早期交易所寥寥,深度稀薄,价格从高位直落约53%才出现第一根放量长下影。那时没有衍生品对冲,多头只能硬扛,杠杆账户成片爆仓,场外却有人用硬盘冷存捡筹码。市场用三个月完成洗盘,也奠定了“比特币不会归零”的最初共识。
第二次深坑:杠杆放大的悲鸣
融资工具激增,质押、借贷、永续合约层层叠加,价格回撤幅度被放大至56%。清算机器人连环触发,卖盘如雪崩,矿工被迫关机,矿机按斤甩卖。然而链上转账费在低谷期骤降,大额地址却悄悄递增,聪明钱与恐慌盘完成对手盘互换。
第三次深坑:宏观紧缩下的流动性蒸发
全球美元收紧,风险资产齐跌,比特币也未能脱身,本轮最大跌幅接近52%。交易所余额却创历史新低,稳定币流向链上理财,衍生品持仓骤降七成。表面看是溃败,实则筹码再度向链上迁徙,为下一轮宽裕周期预留引线。
54%背后的共同信号
三次低谷相距时间不等,触发缘由各异,却都出现以下特征:主流矿机关机价被击穿、热搜指数跌破长期均线、交易所净流出持续四周以上。指标并不神秘,只是当跌幅逼近五成时,情绪、成本、流动性三条绳索同时勒紧,迫使最后一批浮动供应交出筹码。
为什么不是60%或40%
比特币新增供应每四年减半,长期持有地址比例稳步抬升,可流通盘逐年收缩;当跌幅过半,边际卖家迅速减少,而法币入金通道比早年成熟,买盘在更低台阶待命。多重硬约束下,市场自发把下探寻到54%附近便失去继续砸盘的燃料。
给参与者的冷提醒
历史不会简单复制,却偏爱押韵。若再次见到日内跌幅双位数,不必急着猜底,先检查自己的杠杆倍数与现金流能否撑住同等级别的回撤。能活过54%的波幅,才有资格谈论下一程的涨幅。把风险线画在资金计划里,而不是留言板的呐喊里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