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ETF托管费率对比:现货0.25%与期货0.95%差多少
比特币ETF托管费率对比:现货0.25%与期货0.95%差多少
把十万块扔进比特币ETF,一年后被托管费悄悄叼走多少?答案说出来肉疼:现货ETF只啃走250块,期货ETF却叼走950块,差了近四倍。别小看这点数字,复利滚十年,差距能买半枚BTC。
先弄清两个费率到底指哪门子钱
托管费不是买卖佣金,也不是申购赎回费,它是基金资产每年被管理人抽走的“保养费”。现货ETF真拿着BTC,托管人只需找几家冷钱包机构、买几台保险柜、付点审计费,成本透明,所以能给到0.25%。期货ETF得在CME不断换月,移仓、保证金、滑点、结算利息全是钱,0.95%只是明面费率,暗里还有“滚仓损耗”这个隐形漏斗。
把数字摊到桌面上算给你看
假设同样投入十万,持有满一年:
现货ETF:100000×0.25%=250元,净值剩99750元。
期货ETF:100000×0.95%=950元,净值剩99050元。
差值700元,看似不多,可若BTC本身年内零涨跌,你的本金差距就是0.7%。再放大到五十万,一年被多收3500块;滚十年,按复利计,期货ETF会比现货ETF少掉约7%的净值,等于白送半枚比特币给管理人。
为什么期货ETF敢收这么高
一是合约滚动成本。CME比特币期货每季交割,基金经理得提前移仓,远月通常升水,换一次亏一次,业内叫“contango损耗”。二是保证金占用。期货仓位只有名义价值的一部分,剩余得放美债或货币基金,收益归基金,但管理、对冲、风控的人力系统全要钱。三是监管审计更复杂,SEC要求每日披露持仓、杠杆、保证金比例,律所、审计、托管行层层盖章,账单最后都塞进费率。
现货ETF费率低,就真的完美吗
便宜不代表没坑。现货ETF得找“比特币托管行”,多数委托给Coinbase Prime或BitGo,虽然买了保险,但保单上限、黑客条款、私钥分片细节藏在招募说明书第N页,一旦出事,赔偿可能拖几年。此外,现货ETF只能跟踪BTC,行情单边下跌时,你一分钱对冲工具都没有,只能硬吃跌幅。期货ETF至少还能把部分合约调成空头,对冲幅度虽有限,总比裸奔强。
不同人群该怎么选
长期囤币党:目标拿三五年,现货ETF费率低、跟踪误差小,省下的0.7%就是纯利润。波段交易者:持有周期按月算,费率差距摊下来微乎其微,期货ETF流动性好、日内成交量大,反而容易进出。美元资产配置者:若账户里本就放美元债、货币基金,期货ETF的底层现金管理与你其他资产同步,省得自己再调仓。税务敏感用户:期货ETF每年会发K-1表,报税复杂;现货ETF发普通1099,会计省事。
隐藏成本别忽视
除了明面费率,还要看“跟踪误差”。现货ETF因为真持有BTC,误差基本落在托管行提币、充值确认时间,年化误差约0.1%。期货ETF换月时若远月升水3%,一年滚四次就额外吃掉0.3%~0.5%,这部分不会出现在费率里,却真实吞噬净值。再算上申购赎回的“现金缓冲”,期货ETF通常留5%的美元头寸,行情急涨时只能吃到95%的涨幅,长期看又拉低收益。
怎么把费率压到最低
现货ETF方面,多家发行商打响“费率战”,有的在前六个月直接免佣,有的把费率降到0.2%以下,但免佣期一过就回到0.25%。可以盯公告,免佣期快结束时换到另一只刚上市的基金,业内叫“费率轮动”,一年能再省0.05%。期货ETF几乎没有降费空间,不过CME年初推出“微型比特币期货”,部分新发基金用微型合约移仓,滑点缩小,跟踪误差有望从0.5%降到0.3%,算是给高费率找回一点面子。
一张表总结差距
10万元持有成本(一年,BTC零涨跌):
现货ETF:250元
期货ETF:950元+约300元滚仓损耗=1250元
实际差距:1000元,占本金1%。
50万元持有成本(一年):
现货ETF:1250元
期货ETF:4750元+约1500元滚仓损耗=6250元
实际差距:5000元,够买一张往返机票再加iPhone。
常见疑问一次答完
Q:期货ETF会不会哪天把费率降成0.25%?
A:除非CME取消升水结构,否则滚动成本摆在那里,降费率等于赔本做生意,发行商不干。
Q:现货ETF的比特币会不会被挪用?
A:托管行每月出审计报告,区块链地址公开,挪用即被链上抓包,风险远低于“某交易所暂停提币”。
Q:能不能自己买BTC,费率0?
A:自建钱包确实0费率,但你要承担私钥丢失、手机中毒、硬盘损坏、家人误删钱包等风险,省下的0.25%就是保费,看你觉得值不值。
看完数字,心里该有杆秤:想长期躺平,现货ETF的0.25%是当下最便宜的合规门票;想短炒对冲,期货ETF高费率就当买流动性。别让看不见的小数点,偷走你看得见的大收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