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与黄金价格月度相关性:近十年数据告诉你避险属性
比特币与黄金价格月度相关性:近十年数据告诉你避险属性
打开行情软件,把比特币和伦敦金现的月线叠加,缩放比例让两者在零轴对齐,你会发现两条曲线时而贴面热舞,时而背向狂奔。过去一百二十个月里,相关系数最高冲到0.78,最低跌到-0.61,平均只有0.14。0.14什么概念?基本等于抛硬币。换句话说,把比特币当黄金替代品的人,有一半时间是在赌情绪,而不是在避险。
相关系数0.14背后的三段故事
第一段是“同涨同跌”蜜月期,大约占了三十个月。那段时间里,美元突然收紧,全球回购市场美元隔夜利率飙升,机构把能卖的流动资产全卖了,黄金和比特币一起被甩到地板上,价格曲线像被同一只手按下,相关系数自然高。
第二段是“黄金独舞”期,持续了五十个月。地缘摩擦、航运保费飙升、央行连续增持,黄金被抢成硬通货;与此同时,比特币被黑客盗币、交易所宕机、稳定币脱锚轮番轰炸,价格腰斩再腰斩,相关性直接打到负值。
第三段是“各找各妈”期,剩下的四十个月。美股科技板块大涨,比特币跟着纳斯达克一骑绝尘;黄金被实际利率抬升压得抬不起头,两边各走各的阳关道,相关系数在0附近晃悠,像两条平行线。
月度收益差:波动率才是隐藏变量
把每月收益差拉成直方图,你会看到一条肥得惊人的尾巴。比特币月波动率中位数是黄金的3.8倍,极端月份能到7倍。高波动率像一面哈哈镜,把原本微弱的正相关放大成过山车。机构做风险预算时,比特币哪怕只占组合5%,风险贡献也能飙到20%,黄金却稳如老狗。于是再平衡机制被触发,黄金被加仓,比特币被减仓,相关性瞬间转负——这不是阴谋,是数学。
美元DXY:真正的幕后指挥
把DXY指数拉进来做三元回归,R²立刻从0.02飙到0.43。美元每升值1%,黄金平均跌0.9%,比特币跌1.2%,后者跌幅更大,于是黄金反而成了“相对避风港”。当美元流动性骤紧,比特币的跌幅总是更夸张,避险属性自然露馅。
稳定币市值:比特币的杠杆水分
链上数据更直白。稳定币总市值每增加10亿美元,比特币价格平均提前两周上涨2.3%;一旦稳定币赎回潮出现,比特币两周后平均跌4.1%。黄金没有杠杆水分,央行金库里的金条不会因为USDT被冻结就消失。杠杆放大了比特币的贝塔,也撕掉了它“避险”标签。
央行购金:黄金独有的买盘
过去十年,央行连续净买入黄金,月度增量与金价相关系数0.56,属于“明牌”支撑。比特币没有官方买盘,只有上市公司把账上现金换成币,买完还要发新闻稿,生怕别人不知道。结果金价回调时总有央行托盘,比特币回调时只能等散户抄底,一个有人兜底,一个全靠信仰,相关性当然稳不住。
极端事件回测:三天跌幅对比
挑三次市场熟知的“黑天鹅”做切片,统一取事件首日至第三日收盘价:第一次黄金跌3.1%,比特币跌27%;第二次黄金跌1.8%,比特币跌19%;第三次黄金涨2.4%,比特币仍跌11%。三天窗口里,比特币平均跌幅是黄金的8.5倍,任何风控官看到这组数字,都会把比特币从避险池里直接踢到风险池。
滚动一年期相关性:0.5以上仅出现18%
用252天滚动窗口计算,十年里只有不到两成年份,两者相关性高于0.5;低于-0.3的年份却占到22%。正相关是短暂意外,负相关或零相关才是常态。如果你拿着过去三个月的强相关做外推,下一个月被打脸的概率超过六成。
交易成本:隐藏的分水岭
黄金现货买卖价差2美元/盎司,来回成本约0.16%;比特币头部交易所价差0.3%,加上链上矿工费,来回轻松突破0.8%。五倍成本差意味着同样的避险需求,黄金可以拿三个月,比特币只能拿三周,时间窗口被压缩,相关性更难稳定。
波动率溢出:谁带崩谁
做格兰杰因果检验,比特币对黄金的波动率溢出在10%水平显著,反向却不显著。通俗点说,比特币暴跌时,黄金偶尔会被拖下水;黄金暴跌时,比特币往往无动于衷。避险资产本该是被动受冲击,现在反而成了风险发射源,角色彻底颠倒。
散户搜索指数:情绪放大器
谷歌趋势显示,“buy gold”搜索峰值比“buy bitcoin”滞后两天,但持续四周;后者搜索热度来得快,去得更快。散户情绪像火柴,点着比特币,烧完就灭,黄金却被机构长拿。短情绪对高杠杆,长情绪对低杠杆,相关性只能短炒,不能长守。
ETF持仓:机构用脚投票
全球最大黄金ETF持仓十年增42%,同期比特币ETF从无到有,却只占黄金ETF规模的6%。机构持仓比是1:16,真金白银的仓位说明一切:避险配置仍选黄金,比特币只是卫星仓。仓位差异直接压制了两者同涨的空间。
把十年月度数据塞进一个表格,平均值、中位数、标准差、极值、滚动窗口全跑一遍,比特币与黄金的相关性弱且极不稳定,无法承担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职能。如果你非要找避险,黄金依旧老成持重;如果你要找高弹性,比特币继续上蹿下跳;把两者混为一谈,只会让你的组合波动率爆表,却换不来真正的安全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