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区块重量限制:4M Weight与1M Bytes换算表,一眼看懂容量游戏

比特币区块重量限制:4M Weight与1M Bytes换算表,一眼看懂容量游戏

把区块想成一辆货车,1M Bytes是货厢的物理长度,4M Weight却是算上货物密度的“吨位上限”。同一辆车,轻泡货能塞更多,重货却早早拉闸。下面这张换算表,直接把“泡货”和“重货”的装载极限算给你看,再也不用猜。

为什么有俩单位?Weight和Bytes到底谁说了算

2017年隔离见证激活后,区块容量不再用单一字节衡量,新引入的“重量”把字节按类型打折:见证数据算1 weight/byte,非见证数据算4 weight/byte。总上限4M Weight,但非见证部分被乘以4,天然把1M Bytes卡成硬顶。简单说,Weight是通行证,Bytes是车架宽度,两者同时达标才算合法区块。

4M Weight与1M Bytes换算速查表

以下数据按常见交易占比测算,每行都能直接拿去对节点日志,误差小于千分之二。

/tab 纯非见证交易(传统单签P2PKH)

每字节×4,最大区块≤1M Bytes=4M Weight,装满即顶到双极限,无法再多塞一笔。

/tab 75%非见证+25%见证(常见交易所提款)

实际区块体积≈1.17M Bytes,Weight≈3.5M,还剩约0.5M Weight可用,继续塞见证类交易可再扩15%空间。

/tab 50%非见证+50%见证(多签钱包批量转账)

区块体积≈1.31M Bytes,Weight≈3.25M,字节余量已不足0.3M,Weight却还有0.75M,此时再塞非见证交易会被Bytes卡死。

/tab 25%非见证+75%见证(闪电网络锚点输出)

区块体积≈1.48M Bytes,Weight≈3.75M,Weight仅剩0.25M,Bytes仍有0.52M,反向瓶颈出现:见证数据还能再挤,非见证动不了。

/tab 纯见证交易(理论极限,全部数据享受折扣)

区块体积≈1.8M Bytes,Weight≈4M,Bytes远未触顶,Weight先满,这就是社区说的“软扩”天花板。

矿工怎么玩这张表

打包时,矿池按费率从高到低排序,再按Weight累加,直到4M Weight或1M Bytes任一撞线。若剩余Weight<0.1M且Bytes<0.05M,再高的费率也进不来,只能等下一班车。明白这一点,就能解释为何手续费突然飙升:不是交易变多,而是车厢里重货比例提高,把双重红线同时拉满。

用户如何估算自己的位置

打开任意浏览器,把交易哈希丢进去,看“Size”与“Weight”两栏。Size÷Weight≈0.25说明你是纯见证,能享受最大折扣;若接近1,你就是重货,字节费率高,Weight也占得满。想省手续费,把输入换成隔离见证地址,把多个输出合并成单次转账,立刻把Size压下去,Weight也同步减负。

常见误区三连击

误区一:Weight用完还能靠Bytes继续塞。

真相:只要任一指标到顶,区块就封闭,双限同时生效。

误区二:4M Weight等于4M Bytes。

真相:非见证数据被×4,1M Bytes的实体数据就能吃光4M Weight,别再被数字大小迷惑。

误区三:扩容后手续费会自然下降。

真相:如果重货比例同步上升,有效空间并未增加多少,高峰该堵还是堵。

一张表走天下:现场速算模板

把下面公式存进备忘录,十秒估出极限:

剩余可打包非见证体积 =(4M-已用Weight)÷4

剩余可打包见证体积 =(4M-已用Weight)

剩余可打包纯字节体积 = 1M-已用Bytes

取三者最小值,就是此刻还能塞进来的最大新鲜交易。矿工节点内部用的也是这套心算,只不过代码跑在微秒级。

写在表格背后的硬知识

Weight机制把“字节成本”与“验证成本”拆开,见证数据折扣=鼓励把签名从非见证区搬到见证区,节点验证时仍要全量下载,但老客户端又无需解析新字段,软硬兼容得以实现。看懂换算表,也就看懂这场“不硬分叉的扩容”到底扩在哪:它扩的是折扣区,而不是物理区。

下次再看到“区块突破1M”的新闻,先别急着喊大扩容,把Weight和Bytes两栏对照一下,如果Weight早已顶到4M,那只是重货变轻,空间魔术而已。

把表存下来,盯矿池实时区块时直接对照,你能比多数人早一步判断费率走向,这就是链上生存的硬通货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